“旒”字的意思
1.旗子上的飄帶。
2.古代帝王禮帽前后的玉串。
“旒”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旒
liú ㄌㄧㄡˊ
古代旌旗下邊或邊緣上懸垂的裝飾品:“旌旗垂~”。古代帝王禮帽前后懸垂的玉串:“冕而前~”。英語 fringes of pearls on crowns
德語 Quast (S)
法語 franges garnies de jade tombant à l'avant et à l'arrière de la couronne de l'empereur
“旒”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旒 liú
〈名〉
(1) 旗子下邊懸垂的飾物 [ribbon]
旗十有二旒。——《禮記》。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綴(旌旗的垂飾。系結于旌旗之上。喻附屬);旒蘇(旒旗的垂飾)
(2) 古代皇帝禮帽前后的玉串 [tassels on ancient crowns,etc.]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抖Y記·玉藻》
(3) 又如:旒纊;旒紞(冕冠上懸垂的玉串);旒扆(借稱帝王。扆為帝王座位后的屏風)
“旒”字的辭典解釋
旒ㄌㄧㄡˊliú名
旗子上垂下來的彩帶?!队衿げ俊罚骸胳?,旌旗垂者?!埂妒酚洝ぞ矶摹窌罚骸庚埰炀澎?,天子之旌也?!?/p>
冠冕上垂懸的珠玉。明·張自烈《正字通·方部》:「旒,以絲繩貫玉,垂冕前后也。」《后漢書·卷二六·蔡茂傳》:「賜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