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卷第十 學(xué)四
作者:朱熹讀書 法上
讀書 乃學(xué)者第二事。方子。
讀書 已是第二義。蓋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讀書 者,蓋是未曾經(jīng)歷見許多,圣人是經(jīng)歷見得許多,所以寫在冊(cè) 上與人看。而今讀書 ,只是要見得許多道理。及理會(huì) 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來 。至。
學(xué)問,就自家身己上切要處理會(huì) 方是,那讀書 底已是第二義。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來 。然圣人教人,須要讀這書 時(shí),蓋為 自家雖有這道理,須是經(jīng)歷過,方得。圣人說底,是他曾經(jīng)歷過來 。佐。
學(xué)問,無賢愚,無小大,無貴賤,自是人合理會(huì)底 事。且如圣賢不生,無許多書 冊(cè) ,無許多發(fā)明,不成不去理會(huì) !也只當(dāng)理會(huì) 。今有圣賢言語,有許多文字,卻不去做。師友只是發(fā)明得。人若不自向前,師友如何著得力!謙。
為 學(xué)之道,圣賢教人,說得甚分曉 。大抵學(xué)者讀書 ,務(wù) 要窮究?!傅绬枌W(xué)」是大事。要識(shí)得道理去做人。大凡看書 ,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會(huì) ,仍參 諸解、傳 ,說教通透,使道理與自家心相肯,方得。讀書 要自家道理浹 洽透徹 。杜元?jiǎng)P云:「優(yōu)而柔之,使自求之,厭而飫之,使自趨之。若江海之浸,膏澤 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然后為 得也?!勾?。
今讀書 緊要,是要看圣人教人做工夫處是如何。如用藥治病,須看這病是如何發(fā),合用何方治之;方中使何藥材,何者幾 兩 ,何者幾 分,如何炮,如何炙,如何制,如何切,如何煎,如何喫 ,只如此而已。淳。
讀書 以觀圣賢之意;因圣賢之意,以觀自然之理。節(jié)。
做好將 圣人書 讀,見得他意思如當(dāng)面說話相似。賀孫。
圣賢之言,須常將 來 眼頭過,口頭轉(zhuǎn),心頭運(yùn)\。方子。
開卷便有與圣賢不相似處,豈可不自鞭策!祖道。圣人言語,一重又一重,須入深去看。若只要皮膚,便有差錯(cuò),須深沉方有得。從 周。
人看文字,只看得一重,更不去討他第二重。僩。
讀書 ,須是看著他縫罅處,方尋 得道理透徹 。若不見得縫罅,無由入得??匆娍p罅?xí)r,脈絡(luò)自開。植。
文字大節(jié)目痛理會(huì) 三五處,后當(dāng)迎刃而解。學(xué)者所患,在於輕浮,不沉著痛快。方子。學(xué)者初看文字,只見得箇渾淪物事。久久看作三兩 片,以至於十?dāng)?shù) 片,方是長進(jìn)。如庖丁解牛,目視無全牛,是也。人杰 。
讀書 ,須是窮究道理徹 底。如人之食,嚼得爛,方可嚥 下,然后有補(bǔ)。杞。
看文字,須逐字看得無去處。譬如前后門塞定,更去不得,方始是。從 周。
關(guān)了門,閉了戶 ,把斷 了四路頭,此正讀書 時(shí)也。道夫。學(xué)者只知觀書 ,都不知有四邊,方始有味。?!笇W(xué)者讀書 ,須是於無味處當(dāng)致思焉。至於群疑並興,寢食俱廢,乃能驟進(jìn)。」因嘆:「驟進(jìn)二字,最下得好,須是如此。若進(jìn)得些子,或進(jìn)或退,若存若亡,不濟(jì) 事。如用兵相殺 ,爭得些兒 小可一二十里地,也不濟(jì) 事。須大殺 一番,方是善勝 。為 學(xué)之要,亦是如此。」賀孫。
看文字,須大段著精彩看。聳起精神,樹 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 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 首則尾應(yīng) ,擊 其尾則首應(yīng) ,方始是。不可按冊(cè) 子便在,掩了冊(cè) 子便忘卻;看注時(shí)便忘了正文,看正文又忘了注。須這一段透了,方看后板。淳。
看文字,須要入在裏面,猛滾一番。要透徹 ,方能得脫離。若只略略地看過,恐終久不能得脫離,此心又自不能放下也。時(shí)舉。
人言讀書 當(dāng)從 容玩味,此乃自怠之一說。若是讀此書 未曉 道理,雖不可急迫,亦不放下,猶可也。若徜徉終日,謂之從 容,卻無做工夫處。譬之煎藥,須是以大火煮滾,然后以慢火養(yǎng)之,卻不妨。人杰 。
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看人文字,要當(dāng)如此,豈可忽略!。
看文字,須是如猛將 用兵,直是鏖戰(zhàn) 一陣;如酷吏治獄,直是推勘到底,決是不恕他,方得。夔孫。
看文字,正如酷吏之用法深刻,都沒人情,直要做到底。若只恁地等閑看過了,有甚滋味!大凡文字有未曉 處,須下死工夫,直要見得道理是自家底,方住。賜。
看文字如捉賊\,須知道盜發(fā)處,自一文以上贓罪情節(jié),都要勘出。若只描摸箇大綱,縱使知道此人是賊\,卻不知何處做賊\。賜。
看文字,當(dāng)如高●大艑,順風(fēng)張帆,一日千里,方得。如今只纔離小港,便著淺\了,濟(jì) 甚事!文字不通如此看。僩。
讀書 看義理,須是胸次放開,磊落明快,恁地去。第一不可先責(zé)效。纔責(zé)效,便有憂愁底意。只管如此,胸中便結(jié)聚一餅子不散。今且放置閑事,不要閑思量。只專 心去玩味義理,便會(huì) 心精;心精,便會(huì) 熟。淳。
讀書 ,放寬著心,道理自會(huì) 出來 。若憂愁迫切,道理終無緣得出來 。
讀書 ,須是知貫通處,東邊西邊,都觸著這關(guān)捩子,方得。只認(rèn)下著頭去做,莫要思前算后,自有至處。而今說已前不曾做得,又怕遲晚,又怕做不及,又怕那箇難,又怕性格遲鈍,又怕記不起,都是閑說。只認(rèn)下著頭去做,莫問遲速,少間自有至處。既是已前不曾做得,今便用下工夫去補(bǔ)填。莫要瞻前顧后,思量東西,少間擔(dān) 閣一生,不知年歲之老!僩。天下書 盡多在。只恁地讀,幾 時(shí)得了。須大段用著工夫,無一件是合少得底。而今只是那一般合看過底文字也未看,何況其他!僩。讀書 ,須是遍布周滿。某嘗以為 寧詳毋略,寧下毋高,寧拙毋巧,寧近毋遠(yuǎn)。方子。
讀書 之法,先要熟讀。須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吹檬橇耍纯杀阏f道是,更須反覆玩味。時(shí)舉。
少看熟讀,反覆體驗(yàn),不必想像計(jì)獲。只此三事,守之有常。夔孫。
太凡看文字:少看熟讀,一也;不要鉆研立說,但要反覆體驗(yàn),二也;埋頭理會(huì) ,不要求效,三也。三者,學(xué)者當(dāng)守此。人杰 。書 宜少看,要極熟。小兒 讀書 記得,大人多記不得者,只為 小兒 心專 。一日授一百字,則只是一百字;二百字,則只是二百字。大人一日或看百板,不恁精專。 人多看一分之十,今宜看十分之一。寬著期限,緊著課程。淳。
讀書 ,只逐段逐些子細(xì)理會(huì) 。小兒 讀書 所以記得,是渠不識(shí)后面字,只專 讀一進(jìn)耳。今人讀書 ,只羇羇讀去。假饒讀得十遍,是讀得十遍不曾理會(huì) 得底書 耳?!傅么?,則王之寸也;得尺,則王之尺也。」讀書 當(dāng)如此。璘。讀書 ,小作課程,大施功力。如會(huì) 讀得二百字,只讀得一百字,卻於百字中猛施工夫,理會(huì) 子細(xì),讀誦教熟。如此,不會(huì) 記性人自記得,無識(shí)性人亦理會(huì) 得。若泛泛然念多,只是皆無益耳。讀書 ,不可以兼看未讀者。卻當(dāng)兼看已讀者。璘。
讀書 不可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將 那精力來 更看前半板,兩 邊如此,方看得熟。直須看得古人意思出,方好。洽。讀書 不要貪多。向見州郡納稅,數(shù) 萬鈔總作一結(jié)。忽錯(cuò)其數(shù) ,更無推尋 處。其后有一某官乃立法,三二十鈔作一結(jié)。觀此,則讀書 之法可見??蓪W(xué)。
「讀書 不可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拐驹疲骸赣麑?諸書 循環(huán)看?!乖唬骸覆豢扇绱?,須看得一書徹 了,方再看一書 。若雜然並進(jìn),卻反為 所困。如射弓,有五斗力,且用四斗弓,便可拽滿,己力欺得他過。今舉者不忖自己力量去觀書 ,恐自家照管他不過?!埂?br>讀書 ,只恁逐段子細(xì)看,積累去,則一生讀多少書 !若務(wù) 貪多,則反不曾讀得。又曰:「須是緊著工夫,不可悠悠,又不須忙。只常抖搜得此心醒,則看愈有力?!沟婪?。不可都要羇去,如人一日只喫 得三碗飯,不可將十 數(shù) 日飯都一齊喫 了。一日只看得幾 段,做得多少工夫,亦有限,不可羇去都要了。淳。讀書 ,只看一箇冊(cè) 子,每日只讀一段,方始是自家底。若看此又看彼,雖從 眼邊過得一遍,終是不熟。履孫。
今人讀書 ,看未到這裏,心已在后面;纔看到這裏,便欲舍去了。如此,只是不求自家曉 解。須是徘徊顧戀 ,如不欲去,方會(huì) 認(rèn)得。至。
某最不要人摘撮??次淖?,須是逐一段、一句理會(huì) 。賀孫。
讀書 是格物一事。今且須逐段子細(xì)玩味,反來 覆去,或一日,或兩 日,只看一段,則這一段便是我底。腳踏這一段了,又看第二段。如此逐旋捱去,捱得多后,卻見頭頭道理都到。這工大須用行思坐想,或?qū)?已曉得 者再三思省,卻自有一箇曉 悟處出,不容安排也。書之 句法義理,雖只是如此解說,但一次看,有一次見識(shí)。所以某書 ,一番看,有一番改。亦有已說定,一番看,一番見得穩(wěn)當(dāng)。愈加分曉 。故某說讀書 不貴多,只貴熟爾。然用工亦須是勇做進(jìn)前去,莫思退轉(zhuǎn),始得。大雅。
讀書 ,且就那一段本文意上看,不必又生枝節(jié)??匆欢?,須反覆看來 看去,要十分爛熟,方見意味,方快活,令人都不愛 去看別段,始得。人多是向前趲去,不曾向后反覆,只要去看明日未讀底,不曾去紬繹前日已讀底。須玩味反覆,始得。用力深,便見意味長;意味長,便受用牢固。又曰:「不可信口依希略綽說過,須是心曉 ?!褂?。
大凡讀書 ,須是熟讀。熟讀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見得。如喫 果子一般,劈頭方咬開,未見滋味,便喫 了。須是細(xì)嚼教爛,則滋味自出,方始識(shí)得這箇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為 知味。又云:「園夫灌園,善灌之夫,隨其蔬果,株株而灌之。少間灌溉既足,則泥水相和,而物得其潤,自然生長。不善灌者,忙急而治之,擔(dān) 一擔(dān) 之水,澆 滿園之蔬。人見其治園矣,而物未嘗沾足也。」又云:「讀書 之道,用力愈多,收功愈遠(yuǎn)。先難而后獲,先事而后得,皆是此理?!褂衷疲骸缸x書之 法,須是用工去看。先一書 費(fèi)許多工夫,后則無許多矣。始初一書 費(fèi)十分工夫,后一書 費(fèi)八九分,后則費(fèi)六七分,又后則費(fèi)四五分矣?!棺俊?br>因說「進(jìn)德居業(yè)」「進(jìn)」字、「居」字曰:「今看文字未熟,所以鶻突,都只見成一片黑淬淬地。須是只管看來 看去,認(rèn)來 認(rèn)去。今日看了,明日又看;早上看了,晚間又看;飯前看了,飯后又看,久之,自見得開,一箇字都有一箇大縫罅。今常說見得,又豈是懸 空見得!亦只是玩味之久,自見得。文字只是舊時(shí)文字,只是見得開,如織錦\上用青絲,用紅絲,用白絲。若見不得,只是一片皂布?!官R孫。
讀書 須是專 一。讀這一句,且理會(huì) 這一句;讀這一章,且理會(huì) 這一章。須是見得此一章徹 了,方可看別章,未要思量別章別句。只是平心定氣 在這邊看,亦不可用心思索太過,少間卻損了精神。前輩云:「讀書 不可不敬?!咕幢憔珜?,不走了這心。
其始也,自謂百事能;其終也,一事不能!言人讀書 不專 一,而貪多廣閱之弊。僩。
泛觀博取,不若熟讀而精思。道夫。大抵觀書 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然熟讀精思既曉 得后,又須疑不止如此,庶幾 有進(jìn)。若以為 止如此矣,則終不復(fù) 有進(jìn)也。
書 須熟讀。所謂書 ,只是一般。然讀十遍時(shí),與讀一遍時(shí)終別;讀百遍時(shí),與讀十遍又自不同也。履孫。
為 人自是為 人,讀書 自是讀書 。凡人若讀十遍不會(huì) ,則讀二十遍;又不會(huì) ,則讀三十遍至五十遍,必有見到處。五十遍暝然不曉 ,便是氣 質(zhì)不好。今人未嘗讀得十遍,便道不可曉 。力行。
李敬子說先生教人讀書 云:「既識(shí)得了,須更讀百十遍,使與自家相乳入,便說得也響。今學(xué)者本文尚且未熟,如何會(huì) 有益!」方子。
讀書 不可記數(shù) ,數(shù) 足則止矣。壽昌 。
「誦數(shù) 以貫之?!构湃俗x書 ,亦必是記遍數(shù) ,所以貫通也。又曰:「凡讀書 ,且從 一條正路直去。四面雖有好看處,不妨一看,然非是要緊?!棺?。
溫 公答一學(xué)者書 ,說為 學(xué)之法,舉荀子四句云:「誦數(shù) 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 其人以處之,除其害以持養(yǎng)之?!管髯哟苏f亦好。「誦數(shù) 」云者,想是古人誦書 亦記遍數(shù) ?!肛灐棺钟?xùn)熟,如「習(xí)貫如自然」;又訓(xùn)「通」,誦得熟,方能通曉。 若誦不熟,亦無可得思索。廣。
山谷與李幾 仲帖云:「不審諸經(jīng)、諸史,何者最熟。大率學(xué)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汎 濫百書 ,不若精於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諸書 ,則涉獵諸篇亦得其精。蓋以我觀書 ,則處處得益;以書 博我,則釋卷而茫然?!瓜壬钕仓?,以為 有補(bǔ)於學(xué)者。若海。
讀書 ,理會(huì) 一件,便要精這一件;看得不精,其他文字便亦都草草看了。一件看得精,其他亦易看。山谷帖說讀書 法甚好。淳。學(xué)者貪做工夫,便看得義理不精。讀書 須是子細(xì),逐句逐字要見著落。若用工粗鹵,不務(wù) 精思,只道無可疑處。非無可疑,理會(huì) 未到,不知有疑爾。大抵為 學(xué)老少不同:年少精力有余,須用無書 不讀,無不究竟其義。若年齒向晚,卻須擇 要用功,讀一書 ,便覺后來 難得工夫再去理會(huì) ;須沉潛玩索,究極至處,可也。蓋天下義理只有一箇是與非而已。是便是是,非便是非。既有著落,雖不再讀,自然道理浹 洽,省記不忘。譬如飲食,從 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咽,終不知味也。謨。
書 只貴讀,讀多自然曉 。今即思量得,寫在紙上底,也不濟(jì) 事,終非我有,只貴乎讀。這箇不知如何,自然心與氣 合,舒暢 發(fā)越,自是記得牢??v饒熟看過,心裏思量過,也不如讀。讀來 讀去,少間曉 不得底,自然曉 得;已曉 得者,越有滋味。若是讀不熟,都沒這般滋味。而今未說讀得注,且只熟讀正經(jīng),行住坐臥,心常在此,自然曉 得。嘗思之,讀便是學(xué)。夫子說「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學(xué)便是讀。讀了又思,思了又讀,自然有意。若讀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讀,縱使曉 得,終是卼臲不安。一似倩得人來 守屋相似,不是自家人,終不屬 自家使喚 。若讀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與理一,永遠(yuǎn)不忘。某舊苦記文字不得,后來 只是讀。今之記得者,皆讀之功也。老蘇只取孟子論語韓子與諸圣人之書 ,安坐而讀之者七八年,后來 做出許多文字如此好。他資質(zhì)固不可及,然亦須著如此讀。只是他讀時(shí),便只要模寫他言語,做文章。若移此心與這樣 資質(zhì)去講究義理。那裏得來 !是知書 只貴熟讀,別無方法。僩。
讀書 之法:讀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讀一遍。讀誦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轉(zhuǎn)。若只是口裏讀,心裏不思量,看如何也記不子細(xì)。又云:「今緣文字印本多,人不著心讀。漢時(shí)諸儒以經(jīng)相授者,只是暗誦,所以記得牢,故其所引書 句,多有錯(cuò)字。如孟子所引詩書 亦多錯(cuò),以其無本,但記得耳?!箖g。
今人所以讀書 茍簡者,緣書 皆有印本多了。如古人皆用竹簡,除非大段有力底人方做得。若一介之士,如何置。所以后漢吳 恢欲殺 青以寫漢書 ,其子吳 祐諫曰:「此書 若成,則載之車兩 。昔馬援以薏苡興謗,王陽以衣囊徼名,正此謂也。」如黃霸在獄中從 夏侯勝 受書, 凡再踰冬而后傳 。蓋古人無本,除非首尾熟背得方得。至於講誦者,也是都背得,然后從 師受學(xué)。如東坡作李氏山房藏書 記,那時(shí)書 猶自難得。晁以道嘗欲得公、谷傳 ,遍求無之,后得一本,方傳 寫得。今人連寫也自厭煩 了,所以讀書 茍簡。銖。
講論一篇書 ,須是理會(huì) 得透。把這一篇書 與自家羇作一片,方是。去了本子,都在心中,皆說得去,方好。敬仲。
莫說道見得了便休。而今看一千遍,見得又別;看一萬遍,看得又別。須是無這冊(cè) 子時(shí),許多節(jié)目次第都恁地歷歷落落,在自家肚裏,方好。方子。
放下書 冊(cè) ,都無書 之意義在胸中。升卿。
歐公言:「作文有三處思量:枕上,路上,廁 上?!顾皇亲鑫淖?,尚如此,況求道乎!今人對(duì) 著冊(cè) 子時(shí),便思量;冊(cè) 子不在,心便不在,如此,濟(jì) 得甚事!義剛。今之學(xué)者,看了也似不曾看,不曾看也似看了。方子。
看文字,於理會(huì) 得了處更能看過,尤妙。過。
看文字須子細(xì)。雖是舊曾看過,重溫 亦須子細(xì)。每日可看三兩 段。不是於那疑處看,正須於那無疑處看,蓋工夫都在那上也。廣。
圣人言語如千花,遠(yuǎn)望都見好。須端的真見好處,始得。須著力子細(xì)看。工夫只在子細(xì)看上,別無術(shù)。淳。圣人言語皆枝枝相對(duì) ,葉葉相當(dāng),不知怎生排得恁地齊整。今人只是心粗,不子細(xì)窮究。若子細(xì)窮究來, 皆字字有著落。道夫。
某自潭州來 ,其他盡不曾說得,只不住地說得一箇教人子細(xì)讀書 。節(jié)。讀書 不精深,也只是不曾專 一子細(xì)。伯羽。看文字有兩 般?。河幸坏刃遭g底人,向來 未曾看,看得生,卒急看不出,固是?。挥钟幸坏让翡J底人,多不肯子細(xì),易得有忽略之意,不可不戒。賀孫。
為 學(xué)讀書 ,須是耐煩 細(xì)意去理會(huì) ,切不可粗心。若曰何必讀書 ,自有箇捷徑 法,便是誤人底深坑也。未見道理時(shí),恰如數(shù) 重物色包裹在裏許,無緣可以便見得。須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見得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使粗心大氣 不得。廣。
觀書 初得味,即坐在此處,不復(fù) 精研。故看義理,則汗漫而不別白;遇事接物,則頹然而無精神。揚(yáng)。
讀書 只要將 理會(huì) 得處,反覆又看。夔孫。
今人讀書 ,看未到這裏,心已在后面;才看到這裏,便欲舍 去。如今,只是不求自家曉 解。須是徘徊顧戀 ,如不欲舍 去,方能體認(rèn)得。又曰:「讀書 者譬如觀此屋,若在外面見有此屋,便謂見了,即無緣識(shí)得。須是入去裏面,逐一看過,是幾 多間架,幾 多窗櫺 ??戳艘槐?,又重重看過,一齊記得,方是?!怪v筵亦云:「氣 象匆匆,常若有所迫逐?!狗阶?。
看書 非止看一處便見道理。如服藥相似,一服豈能得病便好!須服了又服,服多后,藥力自行。道夫。
讀書 著意玩味,方見得義理從 文字中迸出。季札。
讀得通貫后,義理自出。方子。
讀書 ,須看他文勢(shì) 語脈。芝。
看文字,要便有得。
看文字,若便以為 曉 得,則便住了。須是曉 得后,更思量后面尚有也無。且如今有人把一篇文字來 看,也未解盡知得他意,況於義理。前輩說得恁地,雖是易曉 ,但亦未解便得其意。須是看了又看,只管看,只管有。義剛。
讀者不可有欲了底心,才有此心,便心只在背后白紙?zhí)幜?,無益。揚(yáng)。
大抵學(xué)者只在是白紙無字處莫看,有一箇字,便與他看一箇。如此讀書 三年,無長進(jìn)處,則如趙州和尚道:「截取老僧頭去!」節(jié)。
人讀書 ,如人飲酒相似。若是愛 飲酒人,一盞了,又要一盞喫 。若不愛 喫 ,勉強(qiáng)一盞便休。泳。讀書 不可不先立程限。政如農(nóng)功,如農(nóng)之有畔。為 學(xué)亦然。今之始學(xué)者不知此理,初時(shí)甚銳,漸漸懶 去,終至都不理會(huì) 了。此只是當(dāng)初不立程限之故。廣?!冈酶冈娫捴休d東坡教人讀書 小簡,先生取以示學(xué)者,曰:「讀書 要當(dāng)如是?!拱矗呼酶冈娫捿d東坡與王郎書 云:「少年為 學(xué)者,每一書 皆作數(shù) 次讀之。當(dāng)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愿學(xué)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圣賢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別作一次求事跡文物之類,亦如之。他皆放此。若學(xué)成,八面受敵 ,與慕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狗阶?。
「尹先生門人言尹先生讀書 云:『耳順心得,如誦己言。功夫到后,誦圣賢言語,都一似自己言語?!弧沽季?,曰:「佛所謂心印是也。印第一箇了,印第二箇,只與第一箇一般。又印第三箇,只與第二箇一般。惟堯 舜孔顏方能如此。堯 老,遜位與舜,教舜做。及舜做出來 ,只與堯 一般,此所謂真同也。孟子曰:『得志行乎中國 ,若合符節(jié)?!徊皇乔翼サ卣f。」廣。讀書 須教首尾貫穿。若一番只草草看過,不濟(jì) 事。某記舅氏云:「當(dāng)新經(jīng)行時(shí),有一先生教人極有條理。時(shí)既禁了史書 ,所讀者止是荀揚(yáng)老莊列子等書 ,他便將 諸書 劃定次第。初入學(xué),只看一書 。讀了,理會(huì) 得都了,方看第二件。每件須要貫穿,從 頭到尾,皆有次第。既通了許多書 ,斯為 必取科第之計(jì):如刑名度數(shù) ,也各理會(huì) 得些;天文地理,也曉 得些;五運(yùn)\六氣 ,也曉 得些;如素問等書 ,也略理會(huì) 得。又如讀得圣制經(jīng),便須於諸書 都曉 得些。圣制經(jīng)者,乃是諸書 節(jié)略本,是昭武一士人作,將 去獻(xiàn)梁師成,要官爵。及投進(jìn),累月不見消息。忽然一日,只見內(nèi) 降一書 云:『御制圣制經(jīng),令天下皆誦讀?!环讲兩心苡洿耸咳诵彰??!褂衷疲骸甘菚r(shí)既禁史學(xué),更無人敢讀史。時(shí)奉使叔祖教授鄉(xiāng)里,只就蒙求逐事開說本末,時(shí)人已相尊敬,謂能通古今。有一士人,以犯法被黥,在都中,因計(jì)會(huì) 在梁師成手裏直書 院,與之打併 書 冊(cè) 甚整齊。師成喜之,因問其故,他以情告,遂與之補(bǔ)官,令常直書 院。一日,傳 圣駕將 幸?guī)煶杉?,師成遂令此人打?裝疊書 冊(cè) 。此人以經(jīng)史次第排,極可觀。師成來 點(diǎn)檢,見諸史亦列桌上,因大駭,急移下去,云:『把這般文字將 出來 做甚么!』此非獨(dú)不好此,想只怕人主取去,看見興衰治亂之端耳?!官R孫。
近日真箇讀書 人少,也緣科舉時(shí)文之弊也,纔把書 來 讀,便先立箇意思,要討新奇,都不理會(huì) 他本意著實(shí)。纔討得新奇,便準(zhǔn) 擬作時(shí)文使,下梢弄得熟,只是這箇將 來 使。雖是朝廷甚么大典禮,也胡亂信手捻合出來 使,不知一撞百碎。前輩也是讀書 。某曾見大東萊呂居 仁。之兄,他於六經(jīng)三傳 皆通,親手點(diǎn)注,並用小圈點(diǎn)。注所不足者,並將 疏楷書 ,用朱點(diǎn)。無點(diǎn)畫草。某只見他禮記如此,他經(jīng)皆如此。諸呂 從 來 富貴,雖有官,多是不赴銓,亦得安樂 讀書 。他家這法度卻是到伯恭打破了。自后既弄時(shí)文,少有肯如此讀書 者。賀孫。
精神長者,博取之,所得多。精神短者,但以詞義簡易者涵養(yǎng)。中年以后之人,讀書 不要多,只少少玩索,自見道理。
千載而下,讀圣人之書 ,只看得他箇影象,大概路脈如此。若邊旁四畔,也未易理會(huì) 得。燾。
讀書 乃學(xué)者第二事。方子。
讀書 已是第二義。蓋人生道理合下完具,所以要讀書 者,蓋是未曾經(jīng)歷見許多,圣人是經(jīng)歷見得許多,所以寫在冊(cè) 上與人看。而今讀書 ,只是要見得許多道理。及理會(huì) 得了,又皆是自家合下元有底,不是外面旋添得來 。至。
學(xué)問,就自家身己上切要處理會(huì) 方是,那讀書 底已是第二義。自家身上道理都具,不曾外面添得來 。然圣人教人,須要讀這書 時(shí),蓋為 自家雖有這道理,須是經(jīng)歷過,方得。圣人說底,是他曾經(jīng)歷過來 。佐。
學(xué)問,無賢愚,無小大,無貴賤,自是人合理會(huì)底 事。且如圣賢不生,無許多書 冊(cè) ,無許多發(fā)明,不成不去理會(huì) !也只當(dāng)理會(huì) 。今有圣賢言語,有許多文字,卻不去做。師友只是發(fā)明得。人若不自向前,師友如何著得力!謙。
為 學(xué)之道,圣賢教人,說得甚分曉 。大抵學(xué)者讀書 ,務(wù) 要窮究?!傅绬枌W(xué)」是大事。要識(shí)得道理去做人。大凡看書 ,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會(huì) ,仍參 諸解、傳 ,說教通透,使道理與自家心相肯,方得。讀書 要自家道理浹 洽透徹 。杜元?jiǎng)P云:「優(yōu)而柔之,使自求之,厭而飫之,使自趨之。若江海之浸,膏澤 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然后為 得也?!勾?。
今讀書 緊要,是要看圣人教人做工夫處是如何。如用藥治病,須看這病是如何發(fā),合用何方治之;方中使何藥材,何者幾 兩 ,何者幾 分,如何炮,如何炙,如何制,如何切,如何煎,如何喫 ,只如此而已。淳。
讀書 以觀圣賢之意;因圣賢之意,以觀自然之理。節(jié)。
做好將 圣人書 讀,見得他意思如當(dāng)面說話相似。賀孫。
圣賢之言,須常將 來 眼頭過,口頭轉(zhuǎn),心頭運(yùn)\。方子。
開卷便有與圣賢不相似處,豈可不自鞭策!祖道。圣人言語,一重又一重,須入深去看。若只要皮膚,便有差錯(cuò),須深沉方有得。從 周。
人看文字,只看得一重,更不去討他第二重。僩。
讀書 ,須是看著他縫罅處,方尋 得道理透徹 。若不見得縫罅,無由入得??匆娍p罅?xí)r,脈絡(luò)自開。植。
文字大節(jié)目痛理會(huì) 三五處,后當(dāng)迎刃而解。學(xué)者所患,在於輕浮,不沉著痛快。方子。學(xué)者初看文字,只見得箇渾淪物事。久久看作三兩 片,以至於十?dāng)?shù) 片,方是長進(jìn)。如庖丁解牛,目視無全牛,是也。人杰 。
讀書 ,須是窮究道理徹 底。如人之食,嚼得爛,方可嚥 下,然后有補(bǔ)。杞。
看文字,須逐字看得無去處。譬如前后門塞定,更去不得,方始是。從 周。
關(guān)了門,閉了戶 ,把斷 了四路頭,此正讀書 時(shí)也。道夫。學(xué)者只知觀書 ,都不知有四邊,方始有味。?!笇W(xué)者讀書 ,須是於無味處當(dāng)致思焉。至於群疑並興,寢食俱廢,乃能驟進(jìn)。」因嘆:「驟進(jìn)二字,最下得好,須是如此。若進(jìn)得些子,或進(jìn)或退,若存若亡,不濟(jì) 事。如用兵相殺 ,爭得些兒 小可一二十里地,也不濟(jì) 事。須大殺 一番,方是善勝 。為 學(xué)之要,亦是如此。」賀孫。
看文字,須大段著精彩看。聳起精神,樹 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 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 首則尾應(yīng) ,擊 其尾則首應(yīng) ,方始是。不可按冊(cè) 子便在,掩了冊(cè) 子便忘卻;看注時(shí)便忘了正文,看正文又忘了注。須這一段透了,方看后板。淳。
看文字,須要入在裏面,猛滾一番。要透徹 ,方能得脫離。若只略略地看過,恐終久不能得脫離,此心又自不能放下也。時(shí)舉。
人言讀書 當(dāng)從 容玩味,此乃自怠之一說。若是讀此書 未曉 道理,雖不可急迫,亦不放下,猶可也。若徜徉終日,謂之從 容,卻無做工夫處。譬之煎藥,須是以大火煮滾,然后以慢火養(yǎng)之,卻不妨。人杰 。
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看人文字,要當(dāng)如此,豈可忽略!。
看文字,須是如猛將 用兵,直是鏖戰(zhàn) 一陣;如酷吏治獄,直是推勘到底,決是不恕他,方得。夔孫。
看文字,正如酷吏之用法深刻,都沒人情,直要做到底。若只恁地等閑看過了,有甚滋味!大凡文字有未曉 處,須下死工夫,直要見得道理是自家底,方住。賜。
看文字如捉賊\,須知道盜發(fā)處,自一文以上贓罪情節(jié),都要勘出。若只描摸箇大綱,縱使知道此人是賊\,卻不知何處做賊\。賜。
看文字,當(dāng)如高●大艑,順風(fēng)張帆,一日千里,方得。如今只纔離小港,便著淺\了,濟(jì) 甚事!文字不通如此看。僩。
讀書 看義理,須是胸次放開,磊落明快,恁地去。第一不可先責(zé)效。纔責(zé)效,便有憂愁底意。只管如此,胸中便結(jié)聚一餅子不散。今且放置閑事,不要閑思量。只專 心去玩味義理,便會(huì) 心精;心精,便會(huì) 熟。淳。
讀書 ,放寬著心,道理自會(huì) 出來 。若憂愁迫切,道理終無緣得出來 。
讀書 ,須是知貫通處,東邊西邊,都觸著這關(guān)捩子,方得。只認(rèn)下著頭去做,莫要思前算后,自有至處。而今說已前不曾做得,又怕遲晚,又怕做不及,又怕那箇難,又怕性格遲鈍,又怕記不起,都是閑說。只認(rèn)下著頭去做,莫問遲速,少間自有至處。既是已前不曾做得,今便用下工夫去補(bǔ)填。莫要瞻前顧后,思量東西,少間擔(dān) 閣一生,不知年歲之老!僩。天下書 盡多在。只恁地讀,幾 時(shí)得了。須大段用著工夫,無一件是合少得底。而今只是那一般合看過底文字也未看,何況其他!僩。讀書 ,須是遍布周滿。某嘗以為 寧詳毋略,寧下毋高,寧拙毋巧,寧近毋遠(yuǎn)。方子。
讀書 之法,先要熟讀。須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吹檬橇耍纯杀阏f道是,更須反覆玩味。時(shí)舉。
少看熟讀,反覆體驗(yàn),不必想像計(jì)獲。只此三事,守之有常。夔孫。
太凡看文字:少看熟讀,一也;不要鉆研立說,但要反覆體驗(yàn),二也;埋頭理會(huì) ,不要求效,三也。三者,學(xué)者當(dāng)守此。人杰 。書 宜少看,要極熟。小兒 讀書 記得,大人多記不得者,只為 小兒 心專 。一日授一百字,則只是一百字;二百字,則只是二百字。大人一日或看百板,不恁精專。 人多看一分之十,今宜看十分之一。寬著期限,緊著課程。淳。
讀書 ,只逐段逐些子細(xì)理會(huì) 。小兒 讀書 所以記得,是渠不識(shí)后面字,只專 讀一進(jìn)耳。今人讀書 ,只羇羇讀去。假饒讀得十遍,是讀得十遍不曾理會(huì) 得底書 耳?!傅么?,則王之寸也;得尺,則王之尺也。」讀書 當(dāng)如此。璘。讀書 ,小作課程,大施功力。如會(huì) 讀得二百字,只讀得一百字,卻於百字中猛施工夫,理會(huì) 子細(xì),讀誦教熟。如此,不會(huì) 記性人自記得,無識(shí)性人亦理會(huì) 得。若泛泛然念多,只是皆無益耳。讀書 ,不可以兼看未讀者。卻當(dāng)兼看已讀者。璘。
讀書 不可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將 那精力來 更看前半板,兩 邊如此,方看得熟。直須看得古人意思出,方好。洽。讀書 不要貪多。向見州郡納稅,數(shù) 萬鈔總作一結(jié)。忽錯(cuò)其數(shù) ,更無推尋 處。其后有一某官乃立法,三二十鈔作一結(jié)。觀此,則讀書 之法可見??蓪W(xué)。
「讀書 不可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拐驹疲骸赣麑?諸書 循環(huán)看?!乖唬骸覆豢扇绱?,須看得一書徹 了,方再看一書 。若雜然並進(jìn),卻反為 所困。如射弓,有五斗力,且用四斗弓,便可拽滿,己力欺得他過。今舉者不忖自己力量去觀書 ,恐自家照管他不過?!埂?br>讀書 ,只恁逐段子細(xì)看,積累去,則一生讀多少書 !若務(wù) 貪多,則反不曾讀得。又曰:「須是緊著工夫,不可悠悠,又不須忙。只常抖搜得此心醒,則看愈有力?!沟婪?。不可都要羇去,如人一日只喫 得三碗飯,不可將十 數(shù) 日飯都一齊喫 了。一日只看得幾 段,做得多少工夫,亦有限,不可羇去都要了。淳。讀書 ,只看一箇冊(cè) 子,每日只讀一段,方始是自家底。若看此又看彼,雖從 眼邊過得一遍,終是不熟。履孫。
今人讀書 ,看未到這裏,心已在后面;纔看到這裏,便欲舍去了。如此,只是不求自家曉 解。須是徘徊顧戀 ,如不欲去,方會(huì) 認(rèn)得。至。
某最不要人摘撮??次淖?,須是逐一段、一句理會(huì) 。賀孫。
讀書 是格物一事。今且須逐段子細(xì)玩味,反來 覆去,或一日,或兩 日,只看一段,則這一段便是我底。腳踏這一段了,又看第二段。如此逐旋捱去,捱得多后,卻見頭頭道理都到。這工大須用行思坐想,或?qū)?已曉得 者再三思省,卻自有一箇曉 悟處出,不容安排也。書之 句法義理,雖只是如此解說,但一次看,有一次見識(shí)。所以某書 ,一番看,有一番改。亦有已說定,一番看,一番見得穩(wěn)當(dāng)。愈加分曉 。故某說讀書 不貴多,只貴熟爾。然用工亦須是勇做進(jìn)前去,莫思退轉(zhuǎn),始得。大雅。
讀書 ,且就那一段本文意上看,不必又生枝節(jié)??匆欢?,須反覆看來 看去,要十分爛熟,方見意味,方快活,令人都不愛 去看別段,始得。人多是向前趲去,不曾向后反覆,只要去看明日未讀底,不曾去紬繹前日已讀底。須玩味反覆,始得。用力深,便見意味長;意味長,便受用牢固。又曰:「不可信口依希略綽說過,須是心曉 ?!褂?。
大凡讀書 ,須是熟讀。熟讀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見得。如喫 果子一般,劈頭方咬開,未見滋味,便喫 了。須是細(xì)嚼教爛,則滋味自出,方始識(shí)得這箇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為 知味。又云:「園夫灌園,善灌之夫,隨其蔬果,株株而灌之。少間灌溉既足,則泥水相和,而物得其潤,自然生長。不善灌者,忙急而治之,擔(dān) 一擔(dān) 之水,澆 滿園之蔬。人見其治園矣,而物未嘗沾足也。」又云:「讀書 之道,用力愈多,收功愈遠(yuǎn)。先難而后獲,先事而后得,皆是此理?!褂衷疲骸缸x書之 法,須是用工去看。先一書 費(fèi)許多工夫,后則無許多矣。始初一書 費(fèi)十分工夫,后一書 費(fèi)八九分,后則費(fèi)六七分,又后則費(fèi)四五分矣?!棺俊?br>因說「進(jìn)德居業(yè)」「進(jìn)」字、「居」字曰:「今看文字未熟,所以鶻突,都只見成一片黑淬淬地。須是只管看來 看去,認(rèn)來 認(rèn)去。今日看了,明日又看;早上看了,晚間又看;飯前看了,飯后又看,久之,自見得開,一箇字都有一箇大縫罅。今常說見得,又豈是懸 空見得!亦只是玩味之久,自見得。文字只是舊時(shí)文字,只是見得開,如織錦\上用青絲,用紅絲,用白絲。若見不得,只是一片皂布?!官R孫。
讀書 須是專 一。讀這一句,且理會(huì) 這一句;讀這一章,且理會(huì) 這一章。須是見得此一章徹 了,方可看別章,未要思量別章別句。只是平心定氣 在這邊看,亦不可用心思索太過,少間卻損了精神。前輩云:「讀書 不可不敬?!咕幢憔珜?,不走了這心。
其始也,自謂百事能;其終也,一事不能!言人讀書 不專 一,而貪多廣閱之弊。僩。
泛觀博取,不若熟讀而精思。道夫。大抵觀書 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然熟讀精思既曉 得后,又須疑不止如此,庶幾 有進(jìn)。若以為 止如此矣,則終不復(fù) 有進(jìn)也。
書 須熟讀。所謂書 ,只是一般。然讀十遍時(shí),與讀一遍時(shí)終別;讀百遍時(shí),與讀十遍又自不同也。履孫。
為 人自是為 人,讀書 自是讀書 。凡人若讀十遍不會(huì) ,則讀二十遍;又不會(huì) ,則讀三十遍至五十遍,必有見到處。五十遍暝然不曉 ,便是氣 質(zhì)不好。今人未嘗讀得十遍,便道不可曉 。力行。
李敬子說先生教人讀書 云:「既識(shí)得了,須更讀百十遍,使與自家相乳入,便說得也響。今學(xué)者本文尚且未熟,如何會(huì) 有益!」方子。
讀書 不可記數(shù) ,數(shù) 足則止矣。壽昌 。
「誦數(shù) 以貫之?!构湃俗x書 ,亦必是記遍數(shù) ,所以貫通也。又曰:「凡讀書 ,且從 一條正路直去。四面雖有好看處,不妨一看,然非是要緊?!棺?。
溫 公答一學(xué)者書 ,說為 學(xué)之法,舉荀子四句云:「誦數(shù) 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 其人以處之,除其害以持養(yǎng)之?!管髯哟苏f亦好。「誦數(shù) 」云者,想是古人誦書 亦記遍數(shù) ?!肛灐棺钟?xùn)熟,如「習(xí)貫如自然」;又訓(xùn)「通」,誦得熟,方能通曉。 若誦不熟,亦無可得思索。廣。
山谷與李幾 仲帖云:「不審諸經(jīng)、諸史,何者最熟。大率學(xué)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汎 濫百書 ,不若精於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諸書 ,則涉獵諸篇亦得其精。蓋以我觀書 ,則處處得益;以書 博我,則釋卷而茫然?!瓜壬钕仓?,以為 有補(bǔ)於學(xué)者。若海。
讀書 ,理會(huì) 一件,便要精這一件;看得不精,其他文字便亦都草草看了。一件看得精,其他亦易看。山谷帖說讀書 法甚好。淳。學(xué)者貪做工夫,便看得義理不精。讀書 須是子細(xì),逐句逐字要見著落。若用工粗鹵,不務(wù) 精思,只道無可疑處。非無可疑,理會(huì) 未到,不知有疑爾。大抵為 學(xué)老少不同:年少精力有余,須用無書 不讀,無不究竟其義。若年齒向晚,卻須擇 要用功,讀一書 ,便覺后來 難得工夫再去理會(huì) ;須沉潛玩索,究極至處,可也。蓋天下義理只有一箇是與非而已。是便是是,非便是非。既有著落,雖不再讀,自然道理浹 洽,省記不忘。譬如飲食,從 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咽,終不知味也。謨。
書 只貴讀,讀多自然曉 。今即思量得,寫在紙上底,也不濟(jì) 事,終非我有,只貴乎讀。這箇不知如何,自然心與氣 合,舒暢 發(fā)越,自是記得牢??v饒熟看過,心裏思量過,也不如讀。讀來 讀去,少間曉 不得底,自然曉 得;已曉 得者,越有滋味。若是讀不熟,都沒這般滋味。而今未說讀得注,且只熟讀正經(jīng),行住坐臥,心常在此,自然曉 得。嘗思之,讀便是學(xué)。夫子說「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學(xué)便是讀。讀了又思,思了又讀,自然有意。若讀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讀,縱使曉 得,終是卼臲不安。一似倩得人來 守屋相似,不是自家人,終不屬 自家使喚 。若讀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與理一,永遠(yuǎn)不忘。某舊苦記文字不得,后來 只是讀。今之記得者,皆讀之功也。老蘇只取孟子論語韓子與諸圣人之書 ,安坐而讀之者七八年,后來 做出許多文字如此好。他資質(zhì)固不可及,然亦須著如此讀。只是他讀時(shí),便只要模寫他言語,做文章。若移此心與這樣 資質(zhì)去講究義理。那裏得來 !是知書 只貴熟讀,別無方法。僩。
讀書 之法:讀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讀一遍。讀誦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轉(zhuǎn)。若只是口裏讀,心裏不思量,看如何也記不子細(xì)。又云:「今緣文字印本多,人不著心讀。漢時(shí)諸儒以經(jīng)相授者,只是暗誦,所以記得牢,故其所引書 句,多有錯(cuò)字。如孟子所引詩書 亦多錯(cuò),以其無本,但記得耳?!箖g。
今人所以讀書 茍簡者,緣書 皆有印本多了。如古人皆用竹簡,除非大段有力底人方做得。若一介之士,如何置。所以后漢吳 恢欲殺 青以寫漢書 ,其子吳 祐諫曰:「此書 若成,則載之車兩 。昔馬援以薏苡興謗,王陽以衣囊徼名,正此謂也。」如黃霸在獄中從 夏侯勝 受書, 凡再踰冬而后傳 。蓋古人無本,除非首尾熟背得方得。至於講誦者,也是都背得,然后從 師受學(xué)。如東坡作李氏山房藏書 記,那時(shí)書 猶自難得。晁以道嘗欲得公、谷傳 ,遍求無之,后得一本,方傳 寫得。今人連寫也自厭煩 了,所以讀書 茍簡。銖。
講論一篇書 ,須是理會(huì) 得透。把這一篇書 與自家羇作一片,方是。去了本子,都在心中,皆說得去,方好。敬仲。
莫說道見得了便休。而今看一千遍,見得又別;看一萬遍,看得又別。須是無這冊(cè) 子時(shí),許多節(jié)目次第都恁地歷歷落落,在自家肚裏,方好。方子。
放下書 冊(cè) ,都無書 之意義在胸中。升卿。
歐公言:「作文有三處思量:枕上,路上,廁 上?!顾皇亲鑫淖?,尚如此,況求道乎!今人對(duì) 著冊(cè) 子時(shí),便思量;冊(cè) 子不在,心便不在,如此,濟(jì) 得甚事!義剛。今之學(xué)者,看了也似不曾看,不曾看也似看了。方子。
看文字,於理會(huì) 得了處更能看過,尤妙。過。
看文字須子細(xì)。雖是舊曾看過,重溫 亦須子細(xì)。每日可看三兩 段。不是於那疑處看,正須於那無疑處看,蓋工夫都在那上也。廣。
圣人言語如千花,遠(yuǎn)望都見好。須端的真見好處,始得。須著力子細(xì)看。工夫只在子細(xì)看上,別無術(shù)。淳。圣人言語皆枝枝相對(duì) ,葉葉相當(dāng),不知怎生排得恁地齊整。今人只是心粗,不子細(xì)窮究。若子細(xì)窮究來, 皆字字有著落。道夫。
某自潭州來 ,其他盡不曾說得,只不住地說得一箇教人子細(xì)讀書 。節(jié)。讀書 不精深,也只是不曾專 一子細(xì)。伯羽。看文字有兩 般?。河幸坏刃遭g底人,向來 未曾看,看得生,卒急看不出,固是?。挥钟幸坏让翡J底人,多不肯子細(xì),易得有忽略之意,不可不戒。賀孫。
為 學(xué)讀書 ,須是耐煩 細(xì)意去理會(huì) ,切不可粗心。若曰何必讀書 ,自有箇捷徑 法,便是誤人底深坑也。未見道理時(shí),恰如數(shù) 重物色包裹在裏許,無緣可以便見得。須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見得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使粗心大氣 不得。廣。
觀書 初得味,即坐在此處,不復(fù) 精研。故看義理,則汗漫而不別白;遇事接物,則頹然而無精神。揚(yáng)。
讀書 只要將 理會(huì) 得處,反覆又看。夔孫。
今人讀書 ,看未到這裏,心已在后面;才看到這裏,便欲舍 去。如今,只是不求自家曉 解。須是徘徊顧戀 ,如不欲舍 去,方能體認(rèn)得。又曰:「讀書 者譬如觀此屋,若在外面見有此屋,便謂見了,即無緣識(shí)得。須是入去裏面,逐一看過,是幾 多間架,幾 多窗櫺 ??戳艘槐?,又重重看過,一齊記得,方是?!怪v筵亦云:「氣 象匆匆,常若有所迫逐?!狗阶?。
看書 非止看一處便見道理。如服藥相似,一服豈能得病便好!須服了又服,服多后,藥力自行。道夫。
讀書 著意玩味,方見得義理從 文字中迸出。季札。
讀得通貫后,義理自出。方子。
讀書 ,須看他文勢(shì) 語脈。芝。
看文字,要便有得。
看文字,若便以為 曉 得,則便住了。須是曉 得后,更思量后面尚有也無。且如今有人把一篇文字來 看,也未解盡知得他意,況於義理。前輩說得恁地,雖是易曉 ,但亦未解便得其意。須是看了又看,只管看,只管有。義剛。
讀者不可有欲了底心,才有此心,便心只在背后白紙?zhí)幜?,無益。揚(yáng)。
大抵學(xué)者只在是白紙無字處莫看,有一箇字,便與他看一箇。如此讀書 三年,無長進(jìn)處,則如趙州和尚道:「截取老僧頭去!」節(jié)。
人讀書 ,如人飲酒相似。若是愛 飲酒人,一盞了,又要一盞喫 。若不愛 喫 ,勉強(qiáng)一盞便休。泳。讀書 不可不先立程限。政如農(nóng)功,如農(nóng)之有畔。為 學(xué)亦然。今之始學(xué)者不知此理,初時(shí)甚銳,漸漸懶 去,終至都不理會(huì) 了。此只是當(dāng)初不立程限之故。廣?!冈酶冈娫捴休d東坡教人讀書 小簡,先生取以示學(xué)者,曰:「讀書 要當(dāng)如是?!拱矗呼酶冈娫捿d東坡與王郎書 云:「少年為 學(xué)者,每一書 皆作數(shù) 次讀之。當(dāng)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愿學(xué)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圣賢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別作一次求事跡文物之類,亦如之。他皆放此。若學(xué)成,八面受敵 ,與慕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狗阶?。
「尹先生門人言尹先生讀書 云:『耳順心得,如誦己言。功夫到后,誦圣賢言語,都一似自己言語?!弧沽季?,曰:「佛所謂心印是也。印第一箇了,印第二箇,只與第一箇一般。又印第三箇,只與第二箇一般。惟堯 舜孔顏方能如此。堯 老,遜位與舜,教舜做。及舜做出來 ,只與堯 一般,此所謂真同也。孟子曰:『得志行乎中國 ,若合符節(jié)?!徊皇乔翼サ卣f。」廣。讀書 須教首尾貫穿。若一番只草草看過,不濟(jì) 事。某記舅氏云:「當(dāng)新經(jīng)行時(shí),有一先生教人極有條理。時(shí)既禁了史書 ,所讀者止是荀揚(yáng)老莊列子等書 ,他便將 諸書 劃定次第。初入學(xué),只看一書 。讀了,理會(huì) 得都了,方看第二件。每件須要貫穿,從 頭到尾,皆有次第。既通了許多書 ,斯為 必取科第之計(jì):如刑名度數(shù) ,也各理會(huì) 得些;天文地理,也曉 得些;五運(yùn)\六氣 ,也曉 得些;如素問等書 ,也略理會(huì) 得。又如讀得圣制經(jīng),便須於諸書 都曉 得些。圣制經(jīng)者,乃是諸書 節(jié)略本,是昭武一士人作,將 去獻(xiàn)梁師成,要官爵。及投進(jìn),累月不見消息。忽然一日,只見內(nèi) 降一書 云:『御制圣制經(jīng),令天下皆誦讀?!环讲兩心苡洿耸咳诵彰??!褂衷疲骸甘菚r(shí)既禁史學(xué),更無人敢讀史。時(shí)奉使叔祖教授鄉(xiāng)里,只就蒙求逐事開說本末,時(shí)人已相尊敬,謂能通古今。有一士人,以犯法被黥,在都中,因計(jì)會(huì) 在梁師成手裏直書 院,與之打併 書 冊(cè) 甚整齊。師成喜之,因問其故,他以情告,遂與之補(bǔ)官,令常直書 院。一日,傳 圣駕將 幸?guī)煶杉?,師成遂令此人打?裝疊書 冊(cè) 。此人以經(jīng)史次第排,極可觀。師成來 點(diǎn)檢,見諸史亦列桌上,因大駭,急移下去,云:『把這般文字將 出來 做甚么!』此非獨(dú)不好此,想只怕人主取去,看見興衰治亂之端耳?!官R孫。
近日真箇讀書 人少,也緣科舉時(shí)文之弊也,纔把書 來 讀,便先立箇意思,要討新奇,都不理會(huì) 他本意著實(shí)。纔討得新奇,便準(zhǔn) 擬作時(shí)文使,下梢弄得熟,只是這箇將 來 使。雖是朝廷甚么大典禮,也胡亂信手捻合出來 使,不知一撞百碎。前輩也是讀書 。某曾見大東萊呂居 仁。之兄,他於六經(jīng)三傳 皆通,親手點(diǎn)注,並用小圈點(diǎn)。注所不足者,並將 疏楷書 ,用朱點(diǎn)。無點(diǎn)畫草。某只見他禮記如此,他經(jīng)皆如此。諸呂 從 來 富貴,雖有官,多是不赴銓,亦得安樂 讀書 。他家這法度卻是到伯恭打破了。自后既弄時(shí)文,少有肯如此讀書 者。賀孫。
精神長者,博取之,所得多。精神短者,但以詞義簡易者涵養(yǎng)。中年以后之人,讀書 不要多,只少少玩索,自見道理。
千載而下,讀圣人之書 ,只看得他箇影象,大概路脈如此。若邊旁四畔,也未易理會(huì) 得。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