攣縮

  • 拼音luán suō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contracture]肌肉、腱、韌帶產生畸變或變形的瘢痕組織的持久性短縮

網絡解釋

  1. 攣縮
    1. 攣縮 contracture  亦稱為痙攣。是肌肉、特別是骨骼肌不伴有傳播性動作電位的持續(xù)性收縮。攣縮是由于各種藥物(黎蘆堿、***等生物堿、氯仿、乙醚、乙醇等麻醉藥和酸、堿等)和K+、Ba2+、Ca2+等電解質離子的作用而引起的。但都不是傳播性的,只局限于藥物作用的部位。由K+所引起的鉀攣縮特被用于膜電位和收縮關系的研究。而蛙腹直肌和蛭體壁肌由乙酰膽堿引起的攣縮經常被用于測定乙酰膽堿的含量。長時間的藥物作用,可使攣縮成為不可逆的狀態(tài)。

“攣縮”單字解釋

:手腳等蜷(quán)曲不能伸開:痙~。~縮。...
:[suō] 1.由大變小或由長變短;收縮:緊~?!?。熱脹冷~。這布下水也不~。 2.沒伸開或伸開了又收回去;不伸出:烏龜的頭老~在里面。 3.后退:退~。畏~。誰也不許往后~。...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