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礬

  • 拼音shān fá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1.花名。常綠灌木。春開白花,芳香。2.代指弟弟。

國語詞典

  1. 植物名。灰木科灰木屬,常綠灌木。葉革質,平滑無毛,闊披針形,先端漸尖而成尾狀,總狀花序有毛,萼平滑無毛,白色花瓣,圓錐形果實,可供食用,子大可作染料。野生,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各省。
    1. 也稱為「碇花」。

網絡解釋

  1. 山礬 (植物)
    1. 山礬(學名:Symplocos sumuntia),為山礬科山礬屬下的一個種。
    2. 產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山林間。尼泊爾、不丹、印度也有。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3. 根、葉、花均藥用;葉可作媒染劑。
    4. 其中常見的棱角山礬多用于園林綠化和荒漠化植被造林。

“山礬”單字解釋

: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 2.像山的東西:冰~。 3.蠶蔟:蠶上~了。 4.山墻:房~。...
:某些金屬的含水硫酸鹽或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硫酸鹽結合成的含水復鹽,如明礬、膽礬、綠礬。...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