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鏑
- 拼音míng dí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whistling arrow]古時一種射出去帶響的箭,多用于發(fā)號令
- 聞鳴鏑而股戰(zhàn)。——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國語詞典
- 軍中發(fā)號令的響箭。參見「嚆矢」條。
- 《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冒頓乃作為鳴鏑,習勒其騎射,令曰:『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弧?/li>
- 清.張景祁〈酹江月.樓船望斷〉詞:「回憶鳴鏑飛空,猋輪逐浪,脫險真奇絕?!?/li>
網絡解釋
- 鳴鏑 (箭的一種)
- 司馬遷不朽之作《史記》,其中的《匈奴列傳》記載了“鳴鏑”的來歷,大概如下:冒頓乃作鳴鏑,鳴為響聲,鏑為箭頭,鳴鏑就是響箭,它射出時箭頭能發(fā)出響聲。
- 鳴鏑 (漢語詞匯)
- 鳴鏑,漢語詞匯。
- 拼音:míng dí
- 釋義:1、即響箭。矢發(fā)射時有聲,故稱。2、借指戰(zhàn)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