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至
- 拼音cháng zhì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指夏至。夏至白晝最長,故稱。《禮記.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孫希旦集解:孔氏曰:長至者,謂日長之至極。大史漏刻,夏至?xí)兟┝蹇?,夜漏三十五刻。愚謂以昏明為限,則夏至?xí)兞蹇蹋谷蹇?;以日之出入為限,則晝六十刻,夜四十刻也。一說指冬至。自夏至后日漸短,自冬至后日又漸長,故稱。
國語詞典
- 夏至。
- 《禮記.月令》:「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
- 冬至。
- 《太平御覽.卷二八.時序部.冬至》:「后魏崔浩女儀曰:『近古婦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襪于舅姑,踐長至之義也?!弧?/li>
- 唐.白居易〈冬至宿楊梅館〉詩:「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里外遠行人?!?/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 長至
- 長至,指夏至。夏至白晝最長,故稱?!抖Y記·月令》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