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韊

  • 拼音fù lá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1.亦作負?。亦作負籣。2.《史記.魏公子列傳》:趙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負韊矢,為公子先行。裴骃集解引呂忱曰:韊盛弩矢。后以負韊指背負革制的箭筒。

網(wǎng)絡解釋

  1. 負韊
    1. 負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fù lán,是指負籣。

“負韊”單字解釋

:1.背(bēi):~荊?!?。 2.擔負:~責任。身~重任。 3.依仗;倚靠:~隅?!U固守。 4.遭受:~傷?!?5.享有:久~盛名。 6.虧欠;拖欠:~債。 7.背棄;辜負:~約。忘恩...
:1.用皮革制的盛弩箭的袋子:“平原君負~矢,為公子先引?!?2.包容。...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