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教
- 拼音shī jiào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古代文學理論術語。意謂《詩經》中雖然對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諷刺,但態(tài)度卻溫和委婉,即所謂“溫柔敦厚”,而不是直接和激烈的揭露抨擊。這種說法其實并不符合《詩經》的實際情況,但由于儒家的大力提倡,成為封建社會衡量文學作品政治意義的重要標準。
國語詞典
- 詩經的教化功能。
- 《禮記.經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
網絡解釋
- 詩教
- 詩教,是自古以來通過詩教化民眾的方法。我們的先人把詩作為五經之首,并探索出一整套通過學詩,寫詩來進行啟蒙教育和青少年時期能力訓練的卓有成效的方法,使之同時兼?zhèn)湟晕淖譃檩d體的創(chuàng)造型思維和邏輯概括思維能力,為文官體制打下了基礎。 同時,詩歷代寄托著中國人的希望和夢想,具有崇高的地位,所以詩在中國其實起著和宗教相類似的作用。這也是把這種教化體系稱為詩教的原因。
- 詩教的另一個意義是古代文學理論術語。意謂《詩經》中雖然對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諷刺,但態(tài)度卻溫和委婉,即所謂“溫柔敦厚”,而不是直接和激烈的揭露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