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葉書
- 拼音bèi yè shū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指佛經。
國語詞典
- 古印度人多用貝多樹的葉子寫佛經,故稱佛經為「貝葉書」。
- 唐.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詩:「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網絡解釋
- 貝葉書
- 貝葉書,亦稱“貝葉經”、“貝書”、“貝編”等。佛經之別稱。古代印度多用貝葉刻寫佛經,以貝葉書代指佛經由此得名。自佛教入中土,也得以流傳。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貝多出摩伽陀國,長六七丈,經冬不凋。此樹有三種······并書其葉,部阇一色,取其皮書之。貝多是梵語,漢翻為葉;貝多婆力叉者,漢言樹葉也。西域經書用此三種皮葉,若能保護,亦得五六百年?!薄洞蟠榷魉氯胤◣焸鳌肪砹骸岸∶◣煼讲儇惾~,開演梵文?!薄端问贰ぬ祗脟鴤鳌罚骸吧缊A自西域還,得······貝葉梵經四十夾來獻?!背蔀榉鸾套x本之一。云南傣族佛教寺院除刻寫傣文貝葉經外,還記載眾多文學作品和歷史傳說等,將此作為寺院教育的基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