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慮一致
- 拼音bǎi lǜ yī zhì
- 注音ㄅㄞˇ ㄌㄩˋ ㄧ ㄓㄧˋ
- 成語繁體百慮一致
- 成語解釋指使各種不同的思想歸于一致。
- 成語出處語出《易 系辭下》:“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想法一致
- 成語例子〖示例〗及躬總大政,一日萬機,十許年間,曾不暇給,殊涂同歸,百慮一致。 ★《北史 魏紀三 孝文帝紀論》
- 成語結(jié)構(gòu)緊縮式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指使各種不同的思想歸于一致。
國語詞典
- 形容想法雖多,卻不謀而合。
- 《后漢書.卷四九.仲長統(tǒng)傳》:「此其分波而共源,百慮而一致者也?!?/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 百慮一致
- 百慮一致,讀音bǎi lǜ yī zhì,漢語詞語,解釋為使各種不同的思想歸于一致。
“百慮一致”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shù)。見〖數(shù)字〗。 2.表示同一:咱們是~家人。你們~路走。這不是~碼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紅柿。 4.表示整個;全:~冬?!!菲桨?。~屋子人?!淼?..
百:表示很多:~草?!??!迫珪!覡庿Q。~花齊放。精神~倍?!劜蝗缫灰?。...
致:1.給予;向?qū)Ψ奖硎荆ǘY節(jié)、情意等):~函?!??!珰g迎詞。向大會~熱烈的祝賀。 2.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個方面:~力。專心~志。 3.達到;實現(xiàn):~富。學以~用。 4.招...
慮:1.思考:考~。深謀遠~。千~一得。 2.擔憂;發(fā)愁:憂~。疑~。顧~。過~。不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