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風敗俗
- 拼音shāng fēng bài sú
- 注音ㄕㄤ ㄈㄥ ㄅㄞˋ ㄙㄨˊ
- 成語繁體傷風敗俗
- 成語解釋傷、?。簲?。指敗壞社會風俗。多用來遣責道德敗壞的行為。
- 成語出處《魏書 游明根傳附肇》:“肇,儒者,動存名教,直繩所舉,莫非傷風敗俗。”
-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
- 成語例子紂王以為妲己好意,豈知內藏傷風敗俗之情,大壞綱常禮義之防。(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九回)
-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成語辨形俗,不能寫作“熟”。
- 成語正音俗,不能讀作“shú”。
- 英語翻譯corrupt public morals
- 日語翻譯風俗(ふうぞく)をこわす
- 俄語翻譯оказывать разлагающее действие на общество
- 其他語言<德>die guten Sitten verderben <gegen die Moral verstoβen>
- 近義詞不堪入耳不堪入目
- 反義詞高風亮節(jié)移風易俗
詞語解釋
- [offend public decency;be harmful to society's morals]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傷風敗俗之事
國語詞典
- 敗壞社會風俗習慣。《魏書.卷五五.游明根傳》:「儒者,動存名教,直繩所舉,莫非傷風敗俗?!固疲n愈〈論佛骨表〉:「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也作「敗化傷風」、「敗俗傷風」、「敗俗傷化」、「毀風敗俗」、「傷化敗俗」。
網絡解釋
- 傷風敗俗
- 傷風敗俗,漢語成語。
- 拼音是:shāng fēng bài sú,
- 意思是指敗壞社會風俗。
“傷風敗俗”單字解釋
傷:1.人體或其他物體受到的損壞:作戰(zhàn)負~。探~儀。 2.損害:~筋動骨。~感情。 3.因故得病:~風?!??!?。 4.悲哀:~心。悲~。 5.妨礙:無~大體。...
俗:1.風俗:習~。移風易~。 2.大眾的;通行的;習見的:約定~成。通~。 3.趣味不高的;令人厭惡的:庸~?!珰?。 4.沒出家的人;世俗:僧~。還~。...
敗:1.在戰(zhàn)爭或競賽中失敗(跟“勝”相對):戰(zhàn)~國。立于不~之地。甲隊以二比三~于乙隊。 2.使失??;打?。〝橙嘶驅κ郑捍蟆致攒?。 3.(事情)失?。ǜ俺伞毕鄬Γ汗Α?..
風:[fēng] 1.空氣流動的現象。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向。~速。~級?!U。~波(喻糾紛或亂子)?!耆缗停ǎ幔革L雨不斷,天色黑暗,給人以重壓的感覺;b.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