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無全牛
- 拼音mù wú quán niú
- 注音ㄇㄨˋ ㄨˊ ㄑㄨㄢˊ ㄋㄧㄨˊ
- 成語繁體目無全牛
- 成語解釋全牛:整個一頭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jié)構(gòu)。比喻技術(shù)熟練到了得心應(yīng)手的境地。 古代有個殺牛的人最初殺牛,眼睛所看見的是整個的牛(“全?!?,三年之后,技藝大進,動刀時只看到皮骨的間隙,而看不到全牛。后因以“目無全?!北扔骷妓嚲考兪臁5涑觥肚f子.養(yǎng)生主》
- 成語出處先秦 莊周《莊子 養(yǎng)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li>
-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成語例子謝覺哉《不惑集·目無全?!罚骸拔覀兎Q贊人會辦事,常說他‘目無全?!!?/li>
- 成語結(jié)構(gòu)主謂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英語翻譯be supremely skilled <be an ox not as a whole,but as only parts to be cut>
- 近義詞游刃有余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be supremely skilled;be an ox not as a whole,but as only parts to be cut]古代有個殺牛的人最初殺牛,眼睛所看見的是整個的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藝大進,動刀時只看到皮骨的間隙,而看不到全牛。后因以“目無全牛”比喻技藝精湛純熟。典出《莊子·養(yǎng)生主》
國語詞典
- 庖丁初次宰牛時,所見的是牛的身體,幾年后技術(shù)純熟,宰牛時,已不注意牛的外形。典出《莊子.養(yǎng)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贡扔骷妓嚰兪旄叱L疲畻畛泻汀催搰Φ裸憽担骸覆倮繜o全牛,執(zhí)其吭如芻豢悅口?!挂沧鳌改颗o全」。
網(wǎng)絡(luò)解釋
- 目無全牛
- 目無全牛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mù wú quán niú,意思是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jié)構(gòu)。形容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yīng)手,已經(jīng)到達非常純熟的地步。
“目無全牛”單字解釋
全:1.完備;齊全:這部書不~。東西預備~了。棉花苗已出~。 2.保全;使完整不缺:兩~其美。 3.整個:~神貫注?!夜鈽s?!珪寰?。 4.完全;都:~不是新的。不~是新的。他...
無:[wú] 1.沒有(跟“有”相對):從~到有?!a(chǎn)階級。有則改之,~則加勉。 2.不:~論?!殹?3.不論:事~大小,都有人負責。 4.同“毋”。 5.姓。 [mó] 見【南無】。...
牛:1.哺乳動物。草食,反芻。家牛有黃牛、水牛和牦牛等。黃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勺鞲呱骄X間的馱運役畜。中國黃牛有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
目:1.眼睛:有~共睹。歷歷在~。 2.網(wǎng)眼;孔:八十~篩。一方寸的網(wǎng)上,竟有百~之多。 3.看:~為奇跡。 4.大項中再分的小項:項~。細~。 5.生物學中把同一綱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