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

  • 拼音zūn wáng rǎng yí
  • 注音ㄗㄨㄣ ㄨㄤˊ ㄖㄤˇ ㄧˊ
  • 成語解釋謂尊崇王室﹐排斥夷狄。春秋時代﹐居于中原地區(qū)的華夏族國家﹐稱其他少數(shù)民族為“夷狄”。當時﹐周天子的地位已日趨衰微﹐但名義上仍然是諸侯的共主。齊晉等大國為了爭取諸侯的領導權,在其主持會盟期間﹐都以“尊王室”﹑“攘夷狄”相號召。漢以后這種正統(tǒng)思想經過敷陳闡發(fā)﹐在封建社會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每當漢民族建立的政權受到異族侵略時﹐統(tǒng)治階級就以“尊王攘夷”作為動員臣民擁護王室﹑團結御敵的口號?!墩撜Z.憲問》“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宋朱熹集注:“二公皆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li>
  • 成語出處清·皮錫瑞《經學歷史·經學變古時代》:“但尊王攘夷,雖春秋大義,而王非唯喏趨伏之可尊,夷非一身兩臂之可攘?!?/li>
  •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成語結構聯(lián)合式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1.謂尊崇王室,排斥夷狄。春秋時代,居于中原地區(qū)的華夏族國家,稱其他少數(shù)民族為夷狄。當時,周天子的地位已日趨衰微,但名義上仍然是諸侯的共主。齊晉等大國為了爭取諸侯的領導權,在其主持會盟期間,都以尊王室﹑攘夷狄相號召。漢以后這種正統(tǒng)思想經過敷陳闡發(fā),在封建社會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每當漢民族建立的政權受到異族侵略時,統(tǒng)治階級就以尊王攘夷作為動員臣民擁護王室﹑團結御敵的口號?!墩撜Z.憲問》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宋朱熹集注:二公皆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

外語翻譯

  • 德語:Sonnō jōi (Pol)

國語詞典

  1. 尊敬王室,排除夷狄。
    1.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經學變古時代篇》:「尊王攘夷,雖春秋大義,而王非唯諾趨伏之可尊,夷非一身兩臂之可攘?!?/li>

網絡解釋

  1. 尊王攘夷
    1. 尊王攘夷一詞源自春秋時代,“尊王攘夷”一詞最早見于《春秋公羊傳》,該書是解釋儒家經典《春秋》的三部專著之一。本意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后來演化為具備復雜含義的政治術語,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區(qū)的歷史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尊王攘夷”單字解釋

:1.平坦;平安:化險為~。 2.破壞建筑物(使成為平地):燒~彈。~為平地。 3.滅掉;殺盡:~滅?!濉?4.我國古代稱東方的民族,也泛稱周邊的民族:淮~。四~。 5.舊時泛指外...
:1.地位或輩分高:~長。~卑。~親。 2.敬重;尊崇:~敬。自~?!珟熤亟?。 3.敬辭,稱跟對方有關的人或事物:~府?!{?!沾竺?4.a)用于神佛塑像:一~佛像。b)用于炮:...
:1.搶奪;侵犯;竊取:~奪。 2.排除:~除?!珨常ǖ钟鶖橙耍?。 3.捋起(衣袖):~臂。...
:[wáng] 1.君主;最高統(tǒng)治者:君~。國~。女~。 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爵。親~。~侯。 3.首領;頭目:占山為~。擒賊先擒~。 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蟻~?!?..

熱門成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