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可替否

  • 拼音xiàn kě tì fǒu
  • 注音ㄒㄧㄢˋ ㄎㄜˇ ㄊㄧˋ ㄈㄡˇ
  • 成語繁體獻可替否
  • 成語解釋獻:進;替:廢。指勸善歸過,提出興革的建議。
  • 成語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li>
  •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成語例子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胡廣傳》:“臣聞君以兼覽博照為德,臣以獻可替否為忠。”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英語翻譯persuade somebody to do good and dissuade him from doing evil
  • 近義詞獻可替不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進獻可行者,廢去不可行者。謂對君主進諫,勸善規(guī)過。亦泛指議論國事興革。語出《左傳o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

國語詞典

  1. 臣子建議可以施行的方案,廢止不可行的。語本《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购蠓褐赋甲酉蚓鮿裆埔?guī)過,建議興革?!逗鬂h書.卷四四.胡廣傳》:「臣聞君以兼覽博照為德,臣以獻可替否為忠?!挂沧鳌斧I替可否」。

網(wǎng)絡(luò)解釋

  1. 獻可替否
    1. 獻可替否是漢語成語,
    2. 拼音是xiàn kě tì fǒu,
    3. 指勸善歸過,提出興革的建議。

“獻可替否”單字解釋

:[kě] 1.許可:認~。 2.能夠:牢不~破。 3.值得:~愛。 4.連詞。卻;可是。表示轉(zhuǎn)折:他年紀不大,力氣~不小。 5.副詞。1.表示強調(diào):在抗旱斗爭中群眾的勁頭~大啦!2.用在疑問句...
:[fǒu] 1.不是這樣,表示不同意。 2.否定:~決。~認。 3.“是否”“可否”等表示“是不是”“可不可”等意思。 [pǐ] 1.壞;惡:~極泰來。 2.批評人家的壞處:臧~人物(評論人的好...
:1.代:~換。 2.介詞。為;給:~祖國爭光。 3.衰落;廢:興~。...
:1.把實物或意見等恭敬莊嚴地送給集體或尊敬的人:~花?!?。貢~。把青春~給祖國。 2.表現(xiàn)給人看:~技?!笄凇?3.姓。...

熱門成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